2021-05-21 10:44:23
標準物質在計量學中起什么作用?在分析化學中,標準物質是溯源鏈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它們的計量特性,特別是所提供的特征值的不確定度及其在可追溯層次中的位置,是測量質量保證分析的重點。
標準物質所提供特性量值的不確定度必須已知且滿足測量需求。因此,標準物質可以按不確定度等級(越小越好,但評定必須合理)和依據不確定度報告的可靠性和驗證結果進行分級分類。下面博林達小編來給大家介紹標準物質在計量學中的作用。
標準物質在計量學中的作用:
一、貯存和傳遞特性量值信息
根據定義,標準物質具有一個或多個精確測量的特征值。一旦確定了認證標準物質中的特征值,它們就被保存在認證標準物質中,直至該物質的整個生命周期。當認證標準物質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使用時,它所攜帶的數量也就轉移了。在規(guī)定的不確定度內,經認證的標準物質的特征值可以用作實驗室間比較或值傳遞的標準值。因此,經過認證的標準物質有助于實現定量化值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傳遞,類似于測量儀器和物質尺度的傳遞。
二、復現國際單位
SI基本單位的復現依賴于物質和材料。當今世界上的主要計量都是在國際單位制的框架下進行的。截至2013年,SI已經確定了七個基本單位。這些基本單位的定義包括用于制造千克的鉑銥合金、用來定義秒的銫133、用來定義開爾文的水等等。這些物質在基礎計量中使用的方式就像在其他計量中使用標準物質一樣。
這些材料作為SI單位所依據的定義物質具有特殊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嚴格應用來定義特定單位,因為這種單位的復現也許還涉及其他物質/材料。這種情況當涉及摩爾和千克的復現時特別符合實際。在標準物質的幫助下復現SI導出單位。
三、保證測量溯源性
實驗室應控制、校準或驗證若干儀器,以確保所進行測量的可追溯性。但在所有必要的具體步驟中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通過使用具有可追溯性的標準物質,可以大大簡化這項任務。參考材料(基體)必須盡可能接近要測量的實際樣品,以避免基體效應,從而包括可能導致測量誤差的所有問題。
當然,使用者應當對標準物質和未知樣品的測量采用相同的分析測量程序。因此,標準物質具有與其他工業(yè)計量實驗室中使用的轉移標準相同的功能,允許在確定的不確定度范圍內進行比較測量。認證標準物質還提供了確定分析或過程試驗測量不確定度的可行方法。
以上內容就是對標準物質在計量學中的作用的介紹了,目前,化學計量學中唯一被廣泛接受的標準物質的分類是“有證標準物質(CRMs)”和“內部標準物質”,內部標準物質是使用者根據需要自制的標準物質的通稱。兩類標準物質的不同主要體現在驗證水平,而不一定是不確定度水平。